在拿下本土品牌市場第一之后,一直強調立足本土市場的安踏似乎有了開拓海外市場的打算。
12月20日,安踏為NBA球星克萊·湯普森打造的正代簽名戰靴——KT1正式發售。湯普森今年2月剛剛簽約安踏,KT1不過是安踏實力無價簽名球鞋系列中的一款,但是,與以往簽名球鞋不同的是,這是安踏首次踏入美國市場。相較于較早涉足海外市場的李寧和匹克,此前,安踏僅通過分銷商涉足東南亞、東歐及中東市場,但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為了實現中美同步發售,安踏與美國兩大渠道平臺DA和CHAMPSsports合作,在美國地區線上線下同時銷售KT1產品。其中Champs sports是全球最大專業體育運動用品網絡零售商Foot Locker旗下開設的網店,同時擁有超過550家實體店。
KT1延續了安踏“實力無價”戰略,國內市場零售價為499元,美國市場零售價為99美元。2013年,安踏啟動“實力無價”籃球戰略,簽約一系列NBA球星,并推出售價399元的球星簽名籃球鞋。2014年,安踏成為NBA官方合作伙伴推出相關籃球鞋,延續“實力無價”戰略定價449。與動輒上千元的簽名籃球鞋相比,實力無價系列因高性價比被稱為國民球鞋,一年內銷量超過100萬雙。
在有著3億籃球愛好者的中國,籃球鞋市場的巨大潛力不言而喻。實力無價策略被證明是成功的。安踏簽約湯普森的新聞發布會上,安踏籃球事業部總經理徐陽曾透露,2014年籃球鞋的銷售金額(按批發金額計算)增長接近40%,銷售數量增長近30%,2014年籃球鞋銷售數量超過200萬雙,占整體鞋類產品約高單位數。
而在擁有一支包括“湯普森、加內特、隆多、帕森斯、斯科拉”的超級球星戰隊后,安踏似乎也有了去美國這個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賣鞋的可能。
對于球星對海外市場的拉動,匹克曾經稱,簽約NBA球星托尼·帕克(Tony Parker)不到一年半,匹克在歐洲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4倍還要多。匹克是本土品牌中海外市場占比最高的公司。2014年,匹克海外市場銷售額為6.5億元,占企業年度總營業額的比率為23%。
但是,要談去占領北美市場或者在北美市場與對手競爭,還為時尚早。一般而言,東南亞和中東等區域相對容易開拓,而北美市場,不僅擁有耐克和阿迪這兩個宿敵,還有后來居上趕超阿迪的Under Armour,再加上PUMA、NewBalance等品牌,難度大增。
2010年,李寧在波特蘭開了第一家亞洲之外的直營店,但隨著之后整個行業出現業績下滑,直營店關閉,波特蘭的設計中心雇員流失。而李寧在2012年開始調整的戰略中也明確表示要聚焦于國內市場。
匹克2012年在美國洛杉磯設立旗艦店,據稱在美國公司和帕克的明星效應下,帕克系列球鞋TP9成為店內最受歡迎的產品。不過匹克方面也對外承認,在匹克的海外市場中,“亞太地區的銷售更好,中東也不錯,但歐美地區的壓力太大。”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其在美國市場的門店品牌展示作用大于贏利。
或許這可以解釋為安踏對于海外市場的謹慎,安踏籃球事業部總經理徐陽表示,之所以在北美賣鞋,并非北美市場成了與對手競爭的主要戰場,而是因為湯普森在新賽季表現佳,“為了滿足不同地區球迷的需求。”
安踏沒有選擇開設直營店的方式進入美國市場,而是與當地網絡零售商合作,借助合作方的網絡以及實體店進行銷售,看上去也是為了降低風險,對美國市場進行試探。
對安踏而言,中國仍然是最有潛力的市場,據公開數據,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之和將近7萬億元。依托本土市場,安踏2014年營收為89.2億,第二名李寧為67億,而從凈利潤看,超過李寧、特步、361°和匹克等幾家本土體育用品公司的總和。
因此,安踏的主戰場還是中國市場。不過,這并不能阻止它通過收購國際品牌來實現國際化的野心。
根據自媒體懶熊體育最新消息,安踏將要收購英國體育用品品牌Sprandi(斯普蘭迪)。該消息未得到安踏證實,不過以Sprandi的定位,的確是對安踏目前產品線的有效補充,2009年,安踏收購FILA中國(包含香港、澳門)商標及附屬業務,完成對中高端人群的覆蓋。
安踏總裁丁世忠多次強調,國際化不僅僅是去海外賣鞋,也包括引進國際化的技術和產品,而早在今年年初的業績會上丁世忠也透露安踏正在尋求收購一個新的國際品牌,之前傳聞的PUMA因為市值約21億歐元(約合147.82億元人民幣),估值過高已經被否決。